摘 要:近年来,国家重点鼓励通航产业发展,按照《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湖南作为首个低空开放试点地区,将开拓出通航的发展新的篇章。本文阐述了通航的特征、通航发展的意义,湖南地区的运行优势,本文以怀化芷江机场通用航空运行为基础,提出湖南地区通航运行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字:中南地区丨通航运行丨分析和研究
引 言:通用航空是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2年中国通用航空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通用航空涵盖了多种业务领域,如飞行培训、空中旅游、航空摄影、农业植保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通用航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自湖南低空开放以来,湖南省各机场积极推动通航发展,制定通航运行模式,打造全国通航运行新模范。
一、研究背景
(一)通用航空的概念。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二)通航发展趋势及意义。近十年来,国内通航发展呈现飞速增长趋势,自2013年到2022年以来(图1-全国通航发展趋势图),通航飞行小时数和机队数量呈翻倍增长的趋势。
图1-全国通航发展趋势图
随着国家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通用航空是未来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应对自然灾害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湖南地区通航发展
(一)政策背景。作为国内首个低空开放试点地区,湖南省根据《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发布了《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 (草案)》《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和《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为湖南区域通航的运行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行业的规范。
(二)发展优势。湖南地区根据低空开放改革,大力推动通用航空运行的基础建设。搭建低空监视通信网络,现共建设51个地面监视站,免费向通航用户提供北斗机载终端,初步建成湖南全域低空监视通信网,实现湖南全域低空监视全覆盖,对湖南区域内安装有北斗、ADS-B机载设备的通用航空器、无人机、超轻型航空器实时监视。
图2—湖南地区动态监视系统
建立湖南地区飞行服务站,长沙飞行服务站在民航中南管理局取得A类飞行服务站备案。2022年10月22日,长沙飞行服务站顺利通过了民航空管工程技术研究所对飞行服务系统的评估测试。具备通航飞行从临时空域申报审批-飞行计划申报审批-飞行实施申报审批-飞行动态监视全流程服务保障功能,满足民航局A类飞行服务站功能要求(具备飞行服务计划处理、飞行动态监视、气象情报服务、航空情报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告警及协助救援服务和飞行中服务等功能)。
三、怀化芷江机场通航运行
(一)通航运行现状。
怀化芷江机场(以下简称做芷江机场)自2019年建立湖北蔚蓝航行运行基地,通航飞行量逐年上升,现有本场驻场通用飞机10架,2022年飞行小时数1.29万小时,较2019年增长106.88%,航线飞行3061架次,较2019年增长79.64%。2023年截止10月底,已完成飞行小时数12136小时,各项指标已超越2022年运行数据,预计去年完成飞行小时数14000小时以上。怀化机场通用航空运行未发生过不安全事件。
(二)通航运行措施和成效。
制定芷江机场本土化冲突调配方案。根据芷江机场现行运行模式,通过组建专项研究小组,依据本场特殊的空域结构,对芷江机场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的飞行冲突调配方式开展研究,并以此为QC项目,在2022年湖南省质量成果发布中获得一等奖。召开通用航空运行交流会议。对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解决措施。组织机场通航驻场单位对机场空域内训练空域使用方法和运行规范进行研究与评估,优化和改进通用航空训练空域使用和划设。开展怀化机场飞行程序优化。每季度收集芷江机场执飞航司,通航驻场单位,管制单位等单位对飞行程序的使用意见,研究解决各方反映的问题。积极开展芷江机场飞行程序优化项目,开展的飞行程序优化项目已于2023年10月5日生效。从此芷江机场运输航班起飞避开通航训练空域实现了真正的合场飞行。制定怀化机场本土化的通用航空运行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在确保本场飞行的安全的同时促进运行效率提高。
四、通航发展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通用航空的法规体系,长期以来都是参照运输航空,造成现阶段我国关于通用航空的法规体系碎片化、内容不科学、结构不合理、概念不统一等问题丛生。适合于通用航空的飞行标准和飞机适航法规内容过于原则,缺乏具体标准,严重影响着通用航空业的发展。
通用航空基础建设滞后。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航市场只有充足的供给却没有旺盛的消费,不能形成实质上的市场繁荣。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对相关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基础设施实际上包括机场、航空器械制造、大型通讯指挥设备、驾驶员培训机构等,这些投资都是数量巨大的类型。
低空空域资源供给不足。低空空域开放仍不到位。作为通用航空生产要素供给严重不足,现在仍存在低空空域划设方式、方法和范围不尽合理,空域使用成本过高,未实现空域资源公开、透明和有效的配置,“飞不起来、飞不出去”成为通用航空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五、通航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市场准入、运行标准以及外商投资通用航空业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但大多数关于通用航空的规定还是沿用参照运输航空执行,特别是运行方面的法规法律。在实际运行和保障基本上根据与军民航管制单位签订的协议执行,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完善通用航空实际运行的法律法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民航行业主管部门需要针对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咨询通告等等,最大程度上规范通用航空活动。
(二)积极推动基础建设。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总体上还很薄弱,机场等基础设施在高投资额上的专业性要求使得众多企业有兴趣参与通用航空市场,但却忽略了现实经营的困难,尤其是基础设施对经营的制约作用。通航机场保障能力较弱相当部分通航训练、调机仍依托运输机场执行。但运输机场建设往往未考虑通航机坪问题,占用运输航空机位事件时常发生,加之通航收费标准较低导致部分运输机场在运量饱和情况下拒绝接受通航任务。使得通航跨区飞行难度进一步增大,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输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网络,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能力,企业经营困难重重。所以,面对我国通用航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加速开发基础设施对产业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统筹规划地区低空空域结构,盘活区域内部资源,构建灵活使用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统一协调飞行活动,提高基础设施设备利用效率,有效提高飞行配套服务保障能力,系统发展通航制造、运营、服务保障的通航全产业链,继续夯实湖南省低空空域协调运行系统的建设,实现“规划建设一体化、生产运营一体化、管理协调一体化”。
六、结语
通航发展是中国民航发展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通航产业的重视和支持,通航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通航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提高通航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通航文化的建设,提高公众对通航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通航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民航资源网(作者单位:怀化机场 林斌 李宗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