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搜索引擎
四川:峨眉“空中走廊”正式启航!文旅服务“更上一层楼”
创建时间: 2025-08-08 15:45:17         浏览量:33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乐山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峨眉山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峨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135”文旅发展思路,全力完善“一核一带三区”文旅布局。新思路引领新实践,在这一系列科学规划指引下,峨眉山未来发展的方向愈发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正坚定地朝着彰显人民性、体现时代感、具有国际范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大步迈进。

7月31日,海拔2400米的雷洞坪区域,一架大疆FC30运载无人机平稳升空,沿着预设航线精准穿梭于群峰之间——峨眉山景区无人机物流网络正式启动,标志着这座千年名山在提升文旅服务智能化水平方面迈入新阶段,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再添新动能。

云端物流:破解高山运输难题

雷洞坪运输点的操作现场,一架大疆FC30运载无人机放置在场地中间,工作人员正将各类物资有序装载至无人机货舱。随着指令下达,无人机搭载近30公斤货物,以15米每秒的速度向目的地飞去。

“双电模式下单架次载重30公斤,日运力可达50架次,分钟级响应将彻底改变高山物资补给模式。” 四川三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航空分公司项目运维部长赵阳威介绍,针对高海拔复杂地形,团队前期完成了全面的地形与空域勘测,采用的无人机具备自主避障功能,配合科学规划的航线,能在云雾多变的山区环境中确保运输安全。这一突破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高山景区的三大难题:医疗急救物资“上山慢”、生活补给 “成本高”、垃圾清运 “存隐患”。

“过去从山脚往雷洞坪运送急救药品,遇上天气不好至少要两小时,现在无人机40分钟就能送达。”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识途旅游网络分公司项目经理汪梦飞告诉记者,物流网络的核心价值在于集成智慧运输、防灾监测和生态守护三大功能,后续将在全山布局3个标准起降机场,配套仓储与充电桩,通过自主研发的低空数字塔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空中协同:构建立体治理网络

在峨眉山景城一体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多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工作人员通过低空有效监视管理平台,精准调度空中运力;另一侧,防灾“哨兵”系统正操控巡逻无人机,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常态化巡查。“云端大脑”的高效运转,让景区管理从地面延伸至空中,形成空地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无人机物流网络不仅是运输线,更是生态保护的监测线。”汪梦飞解释,借助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环境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林区火情、植被变化和野生动物活动,为世界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这种“运输+监测”的复合模式,既减少了人力巡查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又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科技赋能:升级文旅服务体验

低空经济的落地,是峨眉山智能化转型的缩影。近年来,景区相继引入外骨骼登山助力机器人、AI机器狗和AI畅游宝等科技产品,从交通接驳到游览导览,从安全巡查到应急救援,科技元素已深度融入文旅服务全链条。游客通过智能终端即可获取实时客流、路线规划、文化讲解等服务,让登山之旅更便捷、更舒心。此次“空中走廊”的启航,不仅彰显了峨眉山景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创新探索,更为高山景区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峨眉山方案”。随着科技赋能文旅产业,这座承载着文化与自然双重瑰宝的名山,将持续加强智能设施建设,推动服务模式创新,让科技红利转化为游客的获得感,以更智能、更绿色的姿态,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来源:微峨眉

来源:
低空经济资源网

低空经济资源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快速链接
QUICK LINKS